现任/经历:
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助理教授
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雅博士后
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经理
中国人民银行实习研究员
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实习研究员
中国保险监管委员会实习研究员
教育背景:
清华大学金融学博士
清华大学理学学士
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,贸易摩擦、地缘政治等风险增多,政治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。
一方面,自21世纪以来,联合国的各类倡议文件中“全球化”、“全球协作”等关键词被提及百余次,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;另一方面,英国脱欧、中美贸易摩擦等逆全球化风险事件时有发生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然来临。银行,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,将不可避免地在这场变革中激荡沉浮。
智者顺时而谋,面对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交锋,是走向世界,还是深耕本土,不同的银行当有不同的抉择,顺应时势,有的放矢,才能脱颖而出。毅者十年一剑,国际化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其间艰难险阻自不必说,但只有走向世界舞台,才有发现不足、缩小差距之机会;只有占领国际市场,才有高瞻远瞩、引领变革之可能。
早在2015年,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(浙大AIF)国际金融研究室便首先推出“银行国际化指数(Bank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,BII)”,旨在对全球百余家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,促进银行等金融主体充分了解自身发展现状、积极把握发展机遇、总结传承海外经验、合理规划机构布局、制定完善的国际化发展战略。
截至2022年,已经连续发布8次国际化指数排名及报告。具体而言,BII是依托层次分析法建立的评价银行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。其所衡量的国际化指商业银行基于商业利润目标,积极在海外拓展分支机构、参与跨境并购,形成广泛国际网络,全面发展境外存款、贷款、国际结算等国际业务的过程。
如果某家银行的境外业务为其全部业务,即该家银行的所有活动均在境外进行,完全以国际市场作为自己的发展市场,则其指标得分值应为100;反之,若其经营活动完全不涉及国外市场,所有业务均在国内进行,则其指标得分值应为0。所以BII的数值越大,表明该银行在经营活动中越多地参与到了国际市场中,其国际化程度便越高。